餐饮经营走出毛利至上误区、淡化毛利率 ---- 是通向利益最大化的正确道路

魏克滨
2020-05-21

作者:魏克滨 来源:餐饮人家园

网址:http://www.518cyr.com


有一个事实被很多餐饮业经营者混淆:毛利率与利润看起来相似,但事实上是毫不相干,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。毛利率一旦确定,基本上是恒定的,而利润却完全是动态的。


毛利率对于餐饮设计投资、核算管理具有参考意义;而与利润率,利润总量没有半毛钱关系!


任何商业行为无可厚非都是为追逐利润而生,餐饮当然也不能免俗。任何行业都存在一个行业平均毛利率,再参考毛利率来定价,它是价格和利润之间的平衡点。找好这个平衡点的目的是尽可能实现投资利益最大化!


遗憾的是,很大一部分餐饮经营者关心的是:平时张口闭口所谈的“利润”多少?而实质上这只是毛“利率”!是本该淡化的一种参考性数据,却偏偏被很多餐饮经营者视为至高标准,金科玉律、自娱自乐。毛利至上、毁业有道


把毛利率错误理解为利润率和利润,其结果对于餐饮经营是致命的。片面最求毛利率的结果是脱离消费群体。营收大幅受限,别说盈利,连起码的生存都成问题!


最典型的实例有目共睹:车站、码头、机场、热门景区......,本来最优越的位置,最优美好的环境。看上去貌似优势熏天(看似占尽天时地利与人和),但这些地方的餐饮经营者往往以为通过人气旺的口岸定价高、可以牟取暴利,片面追求毛利率。这种一厢情愿的错判,其结果是被大多数消费者用脚来投了一票。


车站、码头人来人往,而停下来消费的却寥寥无几,旅客们宁可饿着肚子再走远点也不愿进店消费。“被高价”不仅是钱的问题,还有令人极其反感的“被宰感”;大量热门景区内和景区周边的餐饮店,风景优美,就餐环境无可挑剔,但实际上大多铺面门可罗雀。高毛利率并没有带来如同单相思般预期的暴利。反而让景区餐饮业大面积亏损得不偿失,把优势完全变成了劣势,搬石头砸了脚。


暴利思维下的高定价甚至宰客,已经永久性的触碰到了消费者的底线。毕竟在任何时代、任何社会不在乎钱的都是极少数人。就算不在乎钱的人也不会喜欢被宰的感觉。


而往往在很多并不起眼位置上的餐饮店,凭借合理利润,甚至低毛利率的低价诱惑,低价揽客;成为暴红店、人气店!低价促销是一种永远的营销主题。不要自持菜品味道如何好,门店位置如何优越,装修风格如何宜人......,要承认一个现实----比这些更能吸引大多数消费者的是实惠!除了菜品及口味,合理的毛利率(定价)才是保证餐饮投资存活、成功、投资回报率的刚性筹码!


餐饮门店一旦落子,刚性营运成本是基本定局,门店租金,最低人员配置(人工工资),水电,燃料构成了不可逾越的刚性营运成本线


例如:门店月租金一万,面积200平方米做火锅,最低人员配置不低于5人。人均工资3000元,照明,招牌,宣传,厨房餐具(空调、冰柜、消毒柜等)月耗电费用3000元,宣传营销等投入5000,那么每月刚性成本就是30000元,不论你有没有生意,这是最基本的费用。每天没有1000元毛利就是亏损,高于这个数值就是盈利。


那么,设想两家相同位置、商圈、口味、风格基本相同、面积租金一样的两家店。在毛利率不同的定价策略下,最终利润关系如何。


现在火锅业态以四川为例,大至行业毛利率在50%左右,如果按该商圈人气中间值。200平米这样的火锅店日营业额平均在5000上下浮动,每月营收15万,毛利润大约7.5万。除去运营成本3万后,基本盈利4.5万,利润率30%。


A店自持口味,风格等自恋优势,定价越过50%行业平均值,上浮按60%的毛利率定价,毛利率是上去了,但客源覆盖面却大幅缩水,日均营业额降低2000元,月营收总额为6万元,基本盈利0.6万元,利润率仅为10%;


B店正确判断当前形势,竞争意识强烈,为求生存,以低价营销作优势。在其他外围条件相同的情况下,比同商圈和同业态平均利率下浮10%,按毛利率40%定价;并在宣传和促销活动上加码投入10000元,加上打折促销,最终实际毛利率仅为35%。毛利率下降但赢得了人气,客源滚滚,食客蜂拥而至,迅速崛起;日均营业额达到1.2万元,月均营收总额36万元,毛利润大约12.6万。除去基本营运成本3万元,宣传促销投入1万元,增加人工6000元,合计4.6万元费用,利润总额为8万元,利润率22%。


 餐饮经营走出毛利至上01.png


以上数据不难看出,毛利率是静态的,纯利率是动态的,不过都只是管理和营销决策的参考依据;毛利率多少,纯利率多少都是浮云,真正唯一有意义的则是利润总额。


◆说通俗点就是实际上能揣到老板自己腰包里的钱有多少!

◆这才是真实的利益最大化!



阅读209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