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魏克滨 来源:餐饮人家园
网址:http://www.518cyr.com
串串作为火锅系统血缘最近的分支产品,在火锅普及之初就从中分离出来,成为独立餐饮项目。最初的串串火锅多以小门店,路边摊形式经营(成都地方戏称“手提式”),以至于一提起串串,就直接等同于低端的代名词。
也许是由于现代人对饮食文化的多元化需求,也许是餐饮人为寻求项目而上下求索的深挖。最早出现把串串火锅升级换代的,大概是“灌县老妈砂锅串串”,锅也从以前的“锑锅”和不锈钢锅换成了环保无害的砂锅,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。在2015年前后“串串”这个曾经的低端火锅产品,改头换面,卷土重来。再经过“钢管厂小郡肝”,“马路边边”等品牌把曾经的串串火锅彻底提升到文化层面的高度,至此串串火锅完成了从低端到中端甚至高端的华丽蜕变!大有和传统火锅分庭抗理之势!
串串火锅和传统火锅技术原本同源,那么要把口味、食材、格局提升到火锅相同高度,也就是易如反掌的事。区别只是在于串串火锅大部分食材用竹签穿起来,如果你愿意每种菜品只吃一串,吃一顿串串就可以把所有的菜品都吃遍!这在以份为单位的点菜火锅根本做不到!给了食客很大的选择自由度,丰俭由人,消费可高可低,但格式一点也不低!
在串串火锅的弄潮大军中,先后涌现出“钢管厂五区小郡肝”为带头大哥的钢管厂系,各种注册,没注册的营运品牌过千家,在全国加盟的各种小郡肝砂锅串串超过万家,一时间红遍大江南北,但一哄而上的后果是良莠不齐和严重同质化竞争!很多地方同一商圈,同时并列数家砂锅串串火锅,竞争惨烈度让人咋舌。但任何事物在浮躁过后都会回归理性,经过几轮洗牌,经营良好的优秀店铺仍就火红。
砂锅串串技术与火锅同源,锅底同样以红味,麻辣为主,红白鸳鸯锅为辅。而白味锅底部分选择范围较大,大致分类有:白味原汤,白味菌汤,番茄味,三鲜味,海鲜味等......
作为火锅的重要环节-----锅底料
传统火锅大多使用1斤底料,5--6斤油料,而砂锅串串火锅则是2.5--3斤油料,8两至1斤新料。这在锅底成本上有所区别。相应串串的锅底收费也比火锅便宜一半,突显微弱价格优势。
配菜方面:点菜火锅能上的食材,串串基本上能用竹签穿成串。像脑花、鸭肠、鸭血、火锅粉这些不便于串成串的菜品,仍然按份计价,极大丰富了菜品种类与感官视觉。
前景方面,在很长一段时间内,就算经过洗牌,串串火锅门店数依旧会有巨大的保有量,在火锅市场份额举足轻重。形态、格局、模式也肯定会有人推陈出新,处心积虑寻找噱头的投资者也会大有人在。只要有巨大的潜在消费群体,没有人愿意放弃这个市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