辣椒油选料及制作工艺

魏克滨
2019-10-17

作者:魏克滨  来源:餐饮人家园  

述:辣椒油,在四川也称红油。用于制作凉拌菜、面条、冒菜、蘸碟等,用途广泛,在餐饮行业自制基础调料中首屈一指。但遗憾的是,餐饮技术这种还保持在以师带徒,言传身教相对封闭的传统学习模式中。在这以前没有一个人把所学的东西以科学、精确量化的方法完整的阐述出来,让广大的从业者,看得懂,做的来,理解的透!更有不少人道听途说,在辣椒油制作中加入香料(香料经过高温后,其味道会变得很怪异),食品添加剂增香可谓乱象横生。

今天,就让餐饮人家园,以公益的方式,把制作辣椒油的完整技术毫无保留的奉献给天下的餐饮人,让餐桌上的菜品,质更高、味更美!

一、选料   辣椒面(粗片,中粗面,细面)

粗片

粗面.png

中粗面

中粗面.jpg    

细面

细面.jpg

主料:菜籽油、色拉油、熟芝麻   

辣椒粉选择:以烘烤,炒制的干辣椒制作的辣椒面为首选

根据地区差异和对辣度的承受程度、用途,可分为以下几种辣型

1. 特辣型:

主要用于火锅增辣和增香,可选用印度椒、小米椒、河北新一代、内蒙一代等辣度较高的品种(大部分辣度在3--5万之间)用这类品种制作出来的辣椒油基本能满足特辣菜品的要求。

2. 中辣型:

是餐饮业用量最大的辣椒油,多选贵州二荆条、枞椒(又称皱皮椒)、小椒、所制成的等辣度,辣味适中的辣椒面为原料,辣椒油色泽红亮,香气口感纯正,大量用于凉拌菜、蘸碟、面条碗底等......。食品厂工业化生产的辣椒油也以中辣型为主流,适用于中国除江南(长江以南沿海地区)以外的大部分地区。

枞椒.jpg二荆条.jpg

小椒.png

3. 微辣型:专门针对辣味承受度低以及部分对辣味要求并不是很突出地区;只需要表现辣椒油香味、口感的菜品。可选用贵州华溪羊角椒、甜椒、四川二荆条、美国红、板椒等低辣度。

羊角椒.jpg

微辣二荆条.jpg

二、辣椒油配比及工艺关键节点控制

1. 确定辣度需求后,还需要确定用途需求,一般用途调和油即可体一点,也就是菜油和色拉油混用,成本相对低一些;但对于四川凉拌菜,特别是拌兔丁、拌肺片、麻辣鸡块这些对辣椒油的香型和口感要求很高的菜品,则以纯菜籽油制作为上品,但相对成本较高。

2. 配比标准:油料75%、辣椒粉20%(根据用途选择粗、中、细)、熟芝麻5%,根据地区不同和特色用途,可适当加入熟花生粒不超过5%,以标榜差异化风格。

3. 油温:建议使用红外测温枪

LJY01.jpg

①气温20的标准温度条件下,用油温度为150。原料温度会随气温变化而变化;在冬季时,过冷原料会迅速拉低油温,造成辣椒油熟化不标准,缺乏香味,油色度下降。那么,气温每下降10℃用油温度升高5℃,但最高不得高于165,一旦高于这个温度会使油和辣椒粉接触面迅速炭化、发黑,影响最终效果。反之,如果温度高于30,用油温度则下调至145。但气温再高,油温也不能低于145。低于这个温度会导致辣椒熟化度不够,缺乏香味口感不足。

②菜籽油在加热到220--230时关火,这个温度下目测有大量青烟产生,因为只有这个温度区间才能完全脱去生味达到熟化醇香。等待油温下降到标准温度(150℃)时,再倒入预先准备好的辣椒面配料的容器中(304不锈钢容器,符合食品标准),搅拌均匀,再观察几分钟,如果出现迅速变色,可以用少量清来快速降低一点温度,防止过老(正常情况有少量浮面的辣椒面变为黄褐色)。当确认油温无问题时,加盖、隔日冷却后才能达到最佳感官。

③混合型:是在菜籽油达到220--230熟化后,加入色拉油调低温度至标准,其它同上。

操作视频







阅读113
分享